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

台灣歌仔戲



「台灣歌仔戲班」成立於民國八十四年,為結合台灣民間職業歌仔戲優秀演員及現代劇場創作人員共同組成。成立宗旨是為集合不同領域的歌仔戲演員,展現他們成熟而獨特的舞台表演藝術,確立歌仔戲的傳統品質。另一面開放更多空間讓現代劇場編、導、舞台美術、音樂設計…等多方創作人員加入,讓傳統歌仔戲加入現代人的審美觀點、並富有現代的創作精神。期望能透過整理舊劇目及創作新劇目,振興舞台歌仔戲藝術,並開發歌仔戲多元化表演空間。

民國八十二年首度於國家戲劇院推出歌仔戲《陳三五娘》,由資深舞台導演黃以功執導、並邀請舞台設計大師聶光炎擔任舞台及燈光設計,為台灣歌仔戲建立了一個古典的文學風貌。民國八十四年參加文建會舉辦第一屆「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」,擔任「海峽兩岸歌仔戲聯合實驗劇展」演出工作,推出新編大戲《李娃傳》,開兩岸歌仔戲編導及演出人員合作之先例,並將大陸歌仔戲的音樂改革成就引進台灣劇場,影響深遠。

民國八十六、八十七年參與第二、三屆兩岸及新加坡歌仔戲學術交流活動;民國八十八年創作劇本《桃花過渡》獲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;九十年通過國家戲劇院甄選、推出新編大戲《長生殿》;九十一年並於台北市新舞台推出《重返內台》系列,邀請內台歌仔戲佈景大師侯壽峰先生擔任美術設計及繪景工作,為台灣歌仔戲的美術史留下新頁。

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,首次結合台灣教會推出「聖誕節歌仔戲劇場」,透過「做大戲、謝平安」的活動,至今已推出《桃花過渡》、《百里名醫》、《亂世長江情》、《路得記》、《逃城》…等新編劇目,均為本土年輕藝術家創作作品;並獲選參加台北縣宗教藝術博覽會、高雄縣藝術基層巡演等,總計演出三十餘場,多次獲國家文藝基金會、國立傳統藝術中心、及台北縣、雲林縣、嘉義縣、高雄縣等各地文化局補助,為推動精緻文化下鄉、開拓本土藝術的演出場域、擴展戲劇教育的功能持續耕耘。

面對當代表演藝術的發展,「台灣歌仔戲班劇團」期待發掘本土優秀的創作人才共同投入歌仔戲編劇、音樂的創作領域,透過精緻的製作、展現本土藝術家的思維情感、拓展台灣歌仔戲各種表現上的可能性。只有不斷的創作才能為歌仔戲帶來汰舊換新的能量、維持台灣歌仔戲旺盛的生命力,這將是我們努力不懈的目標和心願。
 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